10年间大数据显示,20至30岁的人群痛风就诊率惊人地增长了240%,年轻的00后已然进入了痛风的影响范围。2023年《柳叶刀》公布: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高达6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超过500万,致残率更是达到了15%的惊人数字。
数据是最真实的“告白”,一个个数字犹如一声声警钟,警示着我们:风湿疾病就在我们身边。本期,掌中九江走进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病医院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带大家了解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团队在刘炬院长带领下蓬勃发展中,运用了哪些最新技术和特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并如何做好慢病管理,如何提高科研水平,为难治及低收入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药物是暂时的,医学是持久的,而医术是永恒的。 ——希波克拉底 精湛的医术既是每位医生的根本,更是科室进步,医院发展的基石。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病医院风湿骨关节病专科经过多年的打磨沉淀,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手段、多维度的治疗体系,在紧跟国家先进医疗技术水平中,不断创新出科室独有的特色治疗方式。“风湿病不是简单的感冒发烧,不少风湿病被称为‘不死癌症’。所以,很多患者即便是同一种风湿病,但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治疗方法不一样。甚至需要多种不同治疗方法相结合。”风湿骨关节科主任张徐明告诉记者:“针对轻、中、重度患者,我们会通过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治与外科微创治疗、药物与物理治疗多种手段融合。”这些特色治疗方式和新技术,为来自各地的病人带来福祉,也推动了长江流域三省交界风湿病医疗技术的发展。 当然,在这个事实胜于雄辩的年代,再华丽的辞藻莫过于真实事例! 足阳明之筋,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 定格一:外敷疗法化解“吃药不耐受”难题 2024年10月,孔先生因脚踝关节疼痛伴有局部红肿来到风湿免疫骨关节科,主治医生姬森国了解到:患者虽然才20多岁,但病情已经长达七年。患者母亲也带着孩子前往北京、南京等多家医院治疗,可病情时有反复。同时,患者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多种药物过敏,家属不愿使用西药治疗。科室团队在经过详细评估讨论后,决定采用中药内服以及外敷特色治疗法。三周的治疗后,患者关节红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病情好转顺利出院,患者母亲将心中的感激之情一笔一画写在信纸上,双手递给医生和护士。 张主任感叹道:“外敷药方是科室自主研发的配方,这位患者的药方使用了青黛、黄柏等药材,通过皮肤吸收其成分,经过毛孔和穴位直达病灶,快速抑制住患者脚踝关节炎症,促进微循环修复。”其实,中医外敷疗法自古有之,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也成为绿色疗法代名词。正因如此,该科室从2021年开始研发多种疾病外敷药方和方法。如纳米头皮技术、磁疗贴等,不仅可以精准靶向病灶点、而且个性配伍可以针对不同体质患者,同时整体调理身体气血等,有效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是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后,可以居家自行贴敷,省去就医麻烦。风湿病医院风湿骨关节病专科这一传承和创新,打破了人们简单“贴膏药”的观念,而是辨证论治的个体化外敷治疗法。 “针刀镜之妙,在于其能直击病所,如矢中的,药到病除,尽显医道之精微。” 定格二:微创针刀镜为风湿病患者带来福祉 “很多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微创针刀镜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的滑膜、软骨、韧带等结构的病变情况,早期准确地诊断疾病。对于一些病因不明的关节炎,通过针刀镜获取滑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同时,微创针刀镜能够在可视条件下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的操作,像关节内的病变滑膜,可以直接进行清理或修补。”张主任兴奋地介绍这针刀镜对风湿病治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4年12月,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了十年的邵先生,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病医院风湿骨关节病专科。主治医生吴頔了解到患者肘关节存有积液,反复肿胀,多次前往他院进行肘关节穿刺抽液、抗炎等治疗,依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我们根据超声检查提示,发现除了肘关节腔内大量积液,滑膜也增生明显,结合患者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确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肘关节受累。”吴頔回忆着:“我们和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针刀镜微创治疗。”在针刀镜下,手术团队清晰可见关节腔内滑膜组织明显增生,充血水肿,伴有纤维素样渗出。利用针刀镜对患者增生滑膜进行清理,松解关节周围粘连组织后,再进行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以润滑关节。整个手术不仅出血少,创伤面积小,最关从键术后至今的随访中,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肿胀、疼痛复发,日常生活能力逐渐恢复。 对于风湿免疫疾病来说,针刀镜确实为滑膜炎患者带来福祉。“我们将针刀镜和中药治疗、注射治疗等相结合,解决了慢性痛风石、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等等问题。它创伤小、恢复快,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张徐明说。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 定格三:肌骨彩超引导下关节腔与为发光物理联合治疗打开新思路 肌骨彩超本是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但它也成为风湿骨关节病专科治疗风湿病治疗的一大特色。“肌骨超声不但能够有效诊断、评估风湿性疾病,而且医生在肌骨彩超准确定位引导下还能为患者进行局部精准的介入治疗。”刘芳医生说:“如果再结合微发光物理治疗,不但促进关节炎症的消退,功能加快恢复,而且无辐射,创伤小,费用低。” 记者了解到,2024年患有多年骨关节炎的林大姐双膝、双踝关节都出现肿胀,行走下蹲都困难。正当患者不知如何是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风湿病”医院,拥有深厚经验的风湿骨关节病团队立刻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通过肌骨彩超实时监控,将药物准确快速注射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治疗效率的同时,利用威伐光的高能量光波穿透皮下组织,进行深层次物理治疗。不到一周,林大姐关节肿痛明显减轻,直至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和逐步恢复!另一位52岁的钱叔因右肩疼痛影响活动,3个多月在外院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特意来到风湿医院风湿骨关节专科寻求帮助,经过检查MRI显示肩袖肌腱炎和关节囊增厚,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关节局部“水针”松懈等多种治疗手段。仅仅几天,钱叔局部就不再疼痛,关节也活动自如。 这样的例子很多,可以说,风湿骨关节病专科以肌骨彩超为引导,结合各种治疗方法解决了各种多年风湿沉积疾病,这也成为科室的特色治疗之一。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生物制剂的作用愈发凸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定格四:生物制剂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重新绽放阳光 强直性脊柱炎总体发病率在0.1%~1.4%左右,日常我们所见并不普遍,但近年来就诊人数明显增多。 今年年初,被腰部疼痛僵硬折磨无法入睡的李先生来到风湿骨关节病科。“这些年他辗转了很多医院治疗,效果不如人意。”李先生母亲抹着眼泪说。梅寒颖博士看着才25岁近乎绝望的小伙子,内心被狠狠冲击,经过详细问诊及体检,立刻进行了HLA-B27亚型、骶髂关节MR等系统检查,快速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科室团队制定了以生物制剂为核心,其他治疗相结合的方案。梅寒颖详细地解释道:“生物制剂通过靶向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特定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果然,12周的治疗,李先生痛明显减轻,可以安心入睡,脊柱活动度得到提升。科室主任张徐明说:“在以往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长期随访中发现,持续使用生物制剂可以扼制患者结构性损害进展,有效地防止关节破坏。再通过医患配合,定期随诊并长期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基本的生活质量都得到明显进步和有效提高!” 孙思邈言:“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在医院不断支持、鼓励下,风湿骨关节病专科不断学习、精研、发展、创新特色治疗技术,比如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帮助受损关节或软组织炎症消退修复,特色个性化中药物理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可视化关节注射臭氧治疗等。同时,科室科学研究持之以恒,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的一分子,通过免费药物临床治疗,为疑难杂症或低收入患者带来更多便利的治疗方案。另外,随着风湿病的发展,科室对疑难、罕见病攻关不遗余力,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逐渐被重视,这也成为张徐明及科室一直关注的问题:“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少年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会导致许多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关节残疾、失明、多脏器损伤。好在我们有针对性的特色治疗方法,也为不少被风湿病困扰的少年带来希望。” 如今,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病医院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发展硕果累累,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0多项,SCI、北大核心及国家级论文30余篇,得到患者和百姓的信赖。他们将继续秉持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乘风破浪,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风湿病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来源:掌中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