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疼痛分为0-10级,针扎是0-3级,生孩子能达到10级,而有一种皮肤病它所带来的疼痛竟也能到10级!
它就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影响神经和皮肤的感染性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为表现,由于皮疹呈带状分布,所以叫带状疱疹,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带状疱疹可发生于头面部、颈、熊、腹部及四肢甚至内脏等任何部位,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腰部,民间称之为“蛇缠腰”、“ 腰缠火丹”、“ 缠腰龙”、“蛇盘疮”等。
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时,70%左右的人会出现水痘症状;30%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但无论有没有症状表现,病毒都会悄悄地隐匿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随着年龄逐渐增加,人体免疫力下降,这种病毒就会被激活,从而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病毒使神经发生炎症和(或)坏死,引起神经痛。
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随后迅速变为水疱,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常发于胸背部、腰部、颈部、头面部。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比例约为9%~34%,疼痛程度最高可达十级。疼痛性质多样,常呈烧灼样、撕裂样、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等,其中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
现代医学证实,带状疱疹后遗疼痛发生机制在于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导致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所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后遗神经痛,70 岁则高达75%。早期确诊和规范治疗是避免进展为顽固性神经痛的最关键措施。
因此得了带状疱疹后,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老年人群免疫力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是本病的好发人群。
此外,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患糖尿病、高血压、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激素治疗等)人群,精神压力大、休息睡眠不足、缺乏锻炼的人群,均容易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在治疗上强调“尽早、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现疱疹后的72小时内,若能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减少病毒对神经的破坏,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几率。还包括规范使用止痛药物、营养神经治疗等。
1. 带状疱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应注意规律生活,保证充足休息及睡眠时间,规律饮食,避免熬夜、过大的工作压力情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该病发生。
2. 50岁及以上人群,预防带状疱疹可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接种2剂次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超90%,在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呼吸系统疾病或慢性肾病等)患者中的保护效力与总体保护效力相一致。根据长期随访研究数据,接种后第10年的保护效力仍高达89%,据统计模型预测,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0年仍可维持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地址:长江大道330号(快乐城斜对面)